下载中心Download Center 当前位置:下载中心

【心理】《心理悦读》电子杂志 第17期

格式:zip

为何“永恒”总是求之不得?

那天夜里,我坐末班地铁回家,走出地铁时已近午夜。路上几乎没有行人,只有站台边一对老迈的夫妇。他们正非常安静地整理些什么。老太太跪在铺着纸板的地面上,缓慢而细致地叠着床单,老先生弓着身在旁边收拾着行李箱。像是某种默契一般,两个人都不紧不慢,虽然没有交谈,却又好似始终保持着联结和互动。画面安静却并不静止。我忍不住望着他们的背影,停留了很久。禁不住遐想,他们在过往的时光里可能经历过怎样的美好?他们曾经炽热的情感又如何在岁月的洗礼中渐渐沉淀为如今的默契?

 

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,看到老年夫妻手拉手走在街上,心中就会盈满温暖和感动。默默地想,如果我的老年也能如此,就别无他求了。事实上,也许只有当事人了解,他们的婚姻曾经历过怎样的坎坷与泥泞,也只有他们了解,他们是如何艰难地互相扶持着走过了漫漫人生。这,是否就是我们追求的“永恒”?

 

人们似乎对永恒有着极致的渴望:“山无棱天地合,乃敢与君绝”、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、“愿得一人心,白首不相离”……在知乎上,有这样一个问题:“有哪个瞬间会让你想‘就这么一直下去该多好’?”回答者众,其中绝大部分的答案都与爱情有关,与亲密关系有关。即便是观念新潮、热爱冒险的年轻人,也渴望与某个人建立持久而稳定地联结。

 

按说,我们是如此地渴望,如果事物的发展真的遵循“吸引力法则”,那么我们应该很容易得到永恒才对啊,可是我们为何总在分离中失意?有人解释说,吸引力法则可以理解为,所有你遇见的,你经历的,都是你吸引而来;你心心念念的那些事物之所以没有按照你的意愿到来,恐怕是因为你对待它的态度不是“期待”而是恐惧。

 

这样似乎可以解释,为什么我们总是失去最重要的人,总是在最亲密的关系中感到挫败。因为我们渴望的永恒,意味着“永远被爱”,且最好是“像我期待的那样爱我”。我们期待这样一个灵魂伴侣——不必我开口,他/她便知我所想,了解我的需求,就像我们在婴儿时期对“全能母亲”的期待那样。我们常常会绝对化的要求与我们亲近的人——“我们那么亲近,你怎么可以不理解我?”、“我那么爱你,你怎么可以辜负我?”看起来像是指责,实际上是我们内心对于失去“爱”的恐惧。

 

事实上,我们本来就是两个个体,无论两人多么相爱,我们拥有不同的灵魂和不同的成长经历。我们以沟通来联结。当我们联结到一定程度时,我们笃信即使不说话对方也明白我什么意思时,这就是矛盾的起点。甚至我们常常试图以“你是否足够了解我”来检验对方是否足够爱我们。然而,我们处在时间的洪流中,每个人都在发展和变化,我们如何每时每刻都对对方身上的变化了如指掌?因此,真诚的沟通不只发生在爱情的开端,更要贯穿爱情的始终。一段爱情,能否以我们期待的样子落幕,不能绝对化地归因于“命该如此”,至少还应包括我们是否为之做了足够的努力。

 

我们对关系如此焦虑,这并不奇怪。在我看来,关系更像是脐带的替代品,在我们与母体的连接被切断后,便需要关系来给予我们养分和安全感。如此一来,它便是十分重要的存在。

 

所以,看着走在街上的老夫妻彼此搀扶,你或许也会产生些许感动。这些感动不为别的,而是在那繁复的一生中,有一个人愿意如此陪伴。无论两个人的年华美满与否,再多渴望,再多叛逆,再多冒险,最终会回到一个爱的港湾,每个人都需要那样一个充满爱意的陪伴。(文/王洋)